《纲要》创新特点体现在以下5个方面:
一是注重全方位系统性。《纲要》在发展理念上,强调要把推动发展的立足点转到提高质量和效益上来,牢固树立质量第一意识,视质量为生命,加强全面质量管理,促进质量变革创新,引导全社会各方面树立起鲜明的质量导向,以高质量为追求,把量的增长和质量提升有机结合,坚持走质量效益型发展之路。《纲要》在涉及领域上,从微观的产品、工程、服务质量,向中观产业质量、区域质量到宏观经济质量效益等方面拓展,首次对推动经济质量效益型发展、增强产业质量竞争力、打造区域质量发展新优势、加强质量国际合作等作了专门部署,这是“大质量”和质量国际合作的全方位布局。《纲要》在制度措施上,从系统观念出发,立足统筹发展和安全,既注重提升产品、产业和区域现代化水平,创新激励促进措施,抬升质量高线,又聚焦重点领域风险隐患,深化质量监管,守牢安全底线,实现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的良性互动;立足产业质量提升,强调产业链供应链全链条的质量管理,构建质量管理协同、质量资源共享、企业分工协作的质量发展良好生态;立足企业生产经营,强调企业全员、全要素、全过程、全数据的新型质量管理。
二是强调变革创新驱动。围绕全方位建设质量强国,《纲要》鲜明提出健全质量政策,对质量政策体系进行了系统设计,部署了一系列具有前瞻性、战略性的重要举措,以质量政策的制度变革固根本、利长远。在质量激励方面,提出了要建立绿色产品消费促进制度,加大对企业质量创新金融扶持,健全国家质量奖励制度,完善质量多元救济机制,实施产品和服务质量分级等一系列激励性措施。在质量约束方面,提出了改革产品质量监督抽查制度,构建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体系,健全质量安全风险监控机制,强化缺陷产品召回管理,完善重大工程设备监理,加强产品防伪监督管理和网络平台销售商品质量监管等一系列约束性措施。在政策协同方面,要求促进产业、财政、金融、科技、贸易、环境、人才等方面政策与质量政策协同,综合运用多种政策工具支持质量改进和质量提升。
三是突出企业主体作用。质量是企业的生命,企业是质量的主要生产者、提供者,质量优劣根本在于企业。《纲要》十分重视发挥企业主体作用,专章对企业质量和品牌建设作出部署,引导企业坚持走优质发展、以质取胜道路。提出企业要加大质量技术创新投入,支持企业牵头组建质量技术创新联合体,协同开展产业链供应链共性技术攻关。鼓励企业创新理念、方法、工具,推动全员、全要素、全过程、全数据的新型质量管理体系应用,健全企业首席质量官制度。鼓励企业实施质量品牌战略,专门设置了中国品牌建设工程专栏,提出了培育中国精品、提高品牌全生命周期管理运营能力等一系列制度措施,为优质品牌企业发展创造良好环境。
四是加强质量基础建设与应用。《纲要》重视质量基础设施,提出构建高水平质量基础设施的目标任务。《纲要》重视法治先行,提出修订完善产品质量法,推动产品安全、产品责任、质量基础设施等领域法律法规建设。《纲要》重视人才培养,从义务教育、高等教育、职业教育等全面进行部署,着力培养质量专业技能型人才、科研人才、经营管理人才。《纲要》重视质量文化,倡导开展质量改进、质量创新、劳动技能竞赛等群众性质量活动,引导社会力量参与质量文化建设,以全国“质量月”等活动为载体,深入开展全民质量行动,传播先进质量理念和最佳实践,让先进质量文化蔚然成风。
五是强化重大工程牵引带动。《纲要》围绕质量强国建设的重点领域、关键环节,专门设立7个专栏,部署7大工程,涉及区域质量发展、产品质量攀登、工程质量升级、服务品质提升中国品牌建设、质量基础设施增效、质量安全筑堤等内容。这些工程统筹考虑了各方需要,覆盖面广、影响力大、带动性强,都立足解决突出问题,既是《纲要》部署的具体任务,也是贯彻《纲要》的重要抓手,必将引领质量实践变革。各方要主动对标、积极推进,以重大工程为牵引,汇聚优质资源,加快启动实施,按照“开工一批、储备一批、谋划一批”的滚动机制统筹推进,争取早日取得实质性进展,以点的突破,带动面的提升,推动《纲要》各项任务的协同并进、一体落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