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质量工作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先后将“质量强国建设”写入党的十九大、二十大报告,制定了一系列重大政策决策,实施了一系列有针对性的质量提升措施,推动经济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努力促进我国经济由大向强转变,走出了中国特色质量发展之路,推动我国质量事业实现跨越式发展,质量工作取得历史性成效。
一是质量政策法规日臻完善。逐步建立了系统完备、开放透明、协同高效的制度体系、法规体系和责任体系。强化质量激励政策,设立中国质量奖和地方政府质量奖,将质量工作纳入国务院真抓实干督查激励范畴,落实享受研发费用加计扣除、购置设备器具所得税税前扣除等优惠政策。健全质量约束机制,实施政府质量工作考核,将制造业产品质量合格率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质量统计指标体系纳人国家各项中长期规划。建立以《产品质量法》为主干,涵盖27部法律法规、138部行政规章的质量法规体系。成立国家质量强国建设协调推进领导小组,逐步构建起地方政府负总责、监管部门各负其责、企业是第一责任人的质量工作责任体系。
二是全社会质量意识显著提高。各地各行业大力实施质量强省、质量强业战略。开展质量强市(县)活动的市县达到2877个。开展“百城千业万企对标达标提升专项行动”,广大企业广泛推行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质量管理,凝练出中国航天“质量问题双归零”、青岛海尔“人单合一”、华为公司“以客户为中心、授权与管控相结合”等一大批中国特色先进质量管理模式方法。每年9月由中宣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市场监管总局等部门联合开展全国“质量月”活动,明确一个主题开展群众性质量活动,参与人数接近1亿人次,全民质量意识显著提高。
三是质量总体水平稳步提升。质量管理和品牌发展能力明显增强,产品、工程、服务质量总体水平稳步提升。制造业产品质量合格率连续7年达到93%以上,制造业质量竞争力指数达到84.91。航空航天、轨道交通等一批重大技术装备、重大工程重要消费品、新兴领域高技术产品的质量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产业和区域质量竞争力持续提升。大力发展研发设计、检验检测、知识产权等生产性服务,商贸、旅游、金融、物流等服务质量明显改善,公共服务和生活性服务业质量满意度均明显提高。
四是质量安全更有保障。打通生产与流通、线上与线下质量安全监管链条,一体化、全领域监管格局加快形成。加快构建以安全评估为基础、以分类监管为抓手、以信用监管为依托、以智慧监管为支撑的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新机制。聚焦重要工业产品,特别是民生领域群众反映强烈、社会舆论关注的重要消费品安全,加大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力度,有针对性地采取监督抽查、风险监测、质量安全追溯、产品召回、强制性认证及专项整治等措施,强化企业主体责任落实。
五是质量基础设施效能逐步彰显。持续推进标准化改革,已发布4万多项国家标准,覆盖一二三产业和社会事业各领域,重点装备制造等领域国际标准转化率超过90%,主要消费品标准与国际标准一致性程度达到95%以上。建立起比较完备的计量体系,建有185项国家计量基准、6.4万多项社会公用计量标准,2万余项国家标准物质,获得国际承认的校准与测量能力达到1857项,位居世界前列。形成认证、认可、检验检测等较为完善的合格评定体系,我国现有认证机构1185家,累计颁发有效认证证书343.1万张,获证企业97.4万家,认证证书及获证组织数量连续多年位居世界第一。融合计量、标准、认证认可、检验检测等资源,开展质量基础设施“一站式”服务,推动产业集聚区、产业链供应链质量升级。推动质量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有力支撑了外贸迈向“优进优出”。